首页  >  攻略  >  云南攻略  >  不一样的云南风情

不一样的云南风情

更新时间:2019-07-15 小编:is smoking pig 0 1535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界于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

在地图上,云南是中国西南突起的一个边角,它打破了中国西南边疆原本柔和的曲线。


中国向外突出的这部分,就构成了云南近4061公里的边境线,西有缅甸,南有老挝、越南。




从中原看,云南是中国的边疆,是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通道和“桥头堡”,而从中南半岛看,云南是中南半岛有机的组成部分,在地理、民族和文化等方面是中南半岛国家(甚至包括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过渡地带。


由于地理与文化上的双重属性,云南一方面是中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与中国内地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差异和距离。而这种既在其内,又在其外的特殊处境让云南在今天中国的地域格局中,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


云南的地理环境主要由两个地理版块组成。


以元江和云岭山脉为界,云南被分为了东西两个地区。



在云南西部,这里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高大而狭窄的山脉,也有怒江、澜沧江、(上游)等南北流行的河流,这就是云南不得不提的横断山脉区域。


横断山地的北段,山高林密,山地海拔一般在3000到5000米左右。由于河流不断侵蚀和加深,使河床与周围山地的相对高度逐渐加大,形成高山峡谷,其中最深的峡谷是虎跳峡,相对高差大3000米。




南段为横断山余脉,地势向南、向西南缓降,河谷逐渐宽广。主要的山脉有云岭的余脉——哀牢山与无量山;怒山的余脉——大雪山、邦马山;高黎贡山的西部分支——高黎贡山、槟榔山等。


云南高原,又称滇东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海拔两千米左右,有著名的乌蒙山、梁王山、牛首山、六韶山等高山。这些高山让云南在每年的冬季,能够不受北方寒潮影响,维持晴空万里的重要原因;而此时,在东面的贵州,则形成了“天无三日晴”的相反景象。





这片高原,在历史上也是汉文化进入云南最早的通道(秦王朝时期的五尺道就在这一片区域),因此也是自三国到隋唐时,云南政治受汉人影响最深的地区。


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战略,主要战场就在这片区域(曲靖是这一带的中心),最后建立起来的云南的政治中心也在曲靖地区。


而满清雍正时期,为了把云南变成华夏帝国牢固的边疆所展开的声势浩大的“改土归流”,也是从滇东开始的——这一事件,是古代史上云南融入中国的最后一次重要变革,它结束了云南人治理云南的悠久传统,奠定了现代云南行政区划的基本格局。





在两大地形区中又镶嵌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坝子,云南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就蕴藏在这些高低起伏的高山峡谷之间。


坝上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逐渐形成了云南的大城市和文化圈。如滇池坝形成的滇文化中心、洱海坝形成的大理洱海文化中心以及昭鲁坝形成的昭通朱提文化中心,正是多彩云南的三大文化中心。


以上,则也让云南成为各少数民族最适合休养生息的地方。


其一,这些南北走向的险峻山脉和穿流其间的河流,山高谷深以及过于湍急的水流也不能给船只运兵提供什么方便,彻底杜绝外来入侵的可能,隐藏其中的民族大可以自由繁衍;


而滇东的高原山区也只是比滇西稍好一些,但曲折蜿蜒的山路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走法,中央王朝很难插手此地事务,这才有了长达千年的土司制度。





其二,山水的隔绝不仅是对汉人王朝而言,对迁居到云南的少数民族而言也是如此。在各个坝子或河谷定居的部落,可能从此不会再相见,便会根据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演化出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片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彝族


云南境内彝族人民,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也有自己的文化,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





而彝族的打歌,更是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


•壮族


壮家人说:“山歌是第一个媒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歌会,来自方圆数十里内的青年男女涌向歌街,相互对歌,寻觅配偶。





居住在云南河口一带的壮族青年还用连姻绳的方式,互相表达爱慕之情。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到女方家迎亲,进门前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的“连姻绳”与挡在门口的桌子桌脚上新娘的“连姻绳”系在一起。以表示终身相爱、永不分离。


•傣族


傣族是古代来自福建、广东、广西一带“百越”族群的后裔。主要聚居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贝叶经堪称傣民族的百科全书,而泼水节、孔雀舞、竹楼、统裙,则向世人张扬着这个民族浪漫的情调……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基诺族


基诺族是我国迄今为止确认的最后一个单一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基诺山,他们有语言而没有文字,以世代相传的故事、歌谣及一些传统习俗传递历史文化的信息。


在基诺山寨,耳环眼孔的大小,是基诺人勤劳与懒惰的标志。一个人的耳环眼越大,就意味着他越勤劳、勇敢,越容易得到姑娘的青睐;反之,就是懒惰、懦弱,会受到姑娘的鄙视。


•哈尼族


哈尼族是云南高原上典型的梯田稻作农耕民族,他们依山就势,创造了令世界称奇的梯田文化。


每当农历二月的“祭龙”,哈尼族都要举行盛大的“街心酒宴”。届时,每个寨子的各家各户都将自家的饭桌抬到自己寨子的中心,排成犹如长蛇阵一般的宴席,全村男女老幼围坐这长长的宴席,互相请吃,互相祝福。





•满族


满族发祥于3000多年前的中国东北地区。而今,落籍云南的满族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等地。


满族女子的服饰,鲜明地表现了民族特色。在满族上层妇女的发髻上,往往要戴一顶形式“扇形”的冠,以作装饰,俗称之为“旗头”;满族女子不缠足,清代讲究木底绣花“旗鞋”。它的跟在鞋底中间,高达三寸多,这种鞋尤其在满族贵族女子中盛行。


•回族


清真寺是云南回族进行集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云南的清真寺从布局上看有三个特点:一是分散;二是数量多;三是其规模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云南的旧式清真寺建筑,既保存了伊斯兰教的艺术风格,又有当地其他民族建筑的艺术风格,还带有浓厚的中国古建筑特点。


•水族


云南的水族主要生活在富源县的古敢乡。或许世居水边,便有了对鱼的崇拜,于是便有了堪称艺术品的水族木雕人头傩神像——吞口。


在古敢水族村寨,许多人家正房大门的横额上常挂有一颗横眉怒目的木雕人头傩神像,水族语谓之“吞口”。吞口的总体摹状是人首、凸眼、犬耳、宽鼻、獠牙、咧嘴、伸舌、口含利剑,然后用多种颜料涂绘。水族认为,将吞口置于门上可以起到吞邪镇恶,保护家庭平安和主人康乐的作用。


•苗族


苗族主要分布于滇东、滇南地区。苗族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文化主要通过口耳相传。





苗族擅长色彩工艺,他们的挑花、刺绣、蜡染声名远播;苗族女子爱戴银饰,银项圈、银手镯和银发夹……琳琅满目。因为苗族人深信:银,具有传奇的驱邪神力。


当然,苗族也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他们酷爱跳芦笙舞,几乎每个寨子都有苗族管弦乐队,还有专供跳舞和吹奏的场所;每逢节日或婚丧大事,都要吹奏芦笙;在苗族的农闲季节或田间劳作的时间,你都可以听到那优美的芦笙调;入夜,小伙子们还为自己所爱的人吹奏小夜曲……


•德昂族


德昂族居住于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蜿蜒伸展的云南德宏、临沧等地,他们酷爱饮茶,有一千多年的种茶历史,有“古老的茶农”之称。


在德昂族的社会生活中,茶有着特殊的功能,如果去探望久别的亲戚朋友,见面礼就是一包茶叶;若有喜庆事要邀请亲戚朋友光临,送上一小包系有红十字线的茶叶表示请柬;如果群体之间发生纠纷,某一方有过失,需求得对方谅解时,也先送一包茶叶给对方……


•傈僳族


傈僳族主要聚居于云南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手不离弩弓,是傈僳族汉子勇武勤劳的写照;勤劳的傈僳妇女大多身穿麻布长裙,耳戴铜环串,头上以珊瑚为饰,胸前配有用玛瑙、海贝和银币串成的胸饰。


​​



这个民族男女老少都有饮酒的习惯。在饮酒习俗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喝“同心酒”了。两人各用一只手,共端一碗酒,互相搂着脖子和肩膀,头碰头,两张嘴一同张口饮酒。一旦好客的傈僳族兄弟姐妹邀你同他喝“同心酒‘时,那就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并愿同你建立诚挚的友情。


•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聚居于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至今,在拉祜族女子的服饰中,还保留着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的特点:女子喜欢缠1丈多长的头巾,最末一端长长地垂及腰际;穿开岔很高的长袍;衣领周围,岔子两边都镶有彩色几何纹的布块或布条,沿衣领及开襟还嵌上雪亮的银泡。





•蒙古族


云南的蒙古族,他们主要是元朝忽必烈南征云南时的蒙古军队后裔,尽管在生活、习俗及信仰方面吸收了大量的汉族文化,他们不再吃奶茶乳酪,而是和当地的其他民族一样,主食大米和白面。


除了饮食习俗的改变外,云南蒙古族的节日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上,舞龙、耍狮、虾灯、凤凰灯、蚌壳灯等各种民间乡土歌舞的表演,让人更多地感受到游牧民族自由奔放的生活,已被南方农耕民族的环境所改变。


•佤族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中、缅、泰等国均有分布。中国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沧源和西盟等县,崇拜水牛、虎豹、燕子等动物。





甩发舞是佤族女子显示自己美丽和象征她们已经长大、成熟的舞蹈,纯属女性舞蹈,对对舞伴手拉手转环,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


•普米族


普米族系远古时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的后裔,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的兰坪、宁蒗两县,除信仰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外,宁蒗一带的普米族还信仰藏传喇嘛教。


普米族是一个生性快乐的民族,每当夜幕降临,只要有一支竹笛,普米人都可以跳起本民族的传统歌舞“查蹉”。


•纳西族


纳西族古称“么些”,是古代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氐羌族群的后裔。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就创造了自己神秘的象形文字,而他们的音乐更使人想起13世纪忽必烈南征时那悠远的岁月……





居住在泸沽湖畔的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盛行着一种母系家庭的生活方式。


以走访为特征的“阿夏”是摩梭人特有的一种婚姻形式。男女双方相爱或有了同居的意愿之后,每到夜晚,男到女家夜宿;次晨离开,再回到自己的母系大家庭里。


•怒族


居住于怒江两岸的怒族,没有文字,通晓傈僳语。直至20世纪50年代,怒族社会仍保留着原始公社的一些遗风……


怒族男子对某一个女子有意,总是用琵琶来传情,女子听到这样的曲调,也会以口弦对答。有的怒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完婚都没有说过一句话,这在世界各民族的婚姻中可算是奇迹了。


•瑶族


瑶族因其服饰的不同而有多种称呼:居住于文山的瑶族,因善种蓝靛,着蓝衣而叫“蓝靛瑶”;而居住于红河一带的瑶族,因其头缠红、白棉线作为饰物而叫“红头瑶”、“白头瑶”……


云南瑶族男子到16岁,都要举行 “度戒”仪式。届时,在村旁搭一座高约1丈的“云台”。受戒者端坐其上,在度师诵经求神之后,便由云台上翻滚而下,跌入藤网。


瑶族女子长到15岁,便选个日子,由她的女友帮她拔去眉毛,再换掉花帽改包头帕,就算举行了女子成年仪式“牛达”。





•阿昌族


阿昌族无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以种植水稻为主,善酿酒,锻冶、纺织,他们的服饰多样。

男子穿蓝、黑或白色对襟上衣。着黑色裤;已婚女子一般穿长而窄的对襟衣和遮住膝盖的统裙;未婚女子则穿裤不穿裙。


每逢年节,阿昌女子还要戴上银饰,男子出门则要佩戴式样美观的“阿昌刀”。


•藏族


生活在云南的藏族,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羌人的后裔,青稞是藏民族的主食,酥油茶则让人永世不忘,而欢乐的弦子,庄重的锅庄,更让人领略到藏族的能歌善舞。


梅里雪山在藏族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走进迪庆高原,玛尼堆、耀眼的经幡、积雪山道上的手摇经轮转经人,构成香格里拉独有的又一道靓丽迷人的风景。





•布依族


大约在宋朝时期,罗平的布依族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祖先是从贵州、广西相继迁来的。


布依族是一个充满了风情魅力的民族。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到次年三月三歌会时,从山上挖回几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并从中提取出红、黄、蓝等五种颜色,并将五种色汁分别掺进糯米后,再拿到多依河边淘洗后蒸熟,五色花饭便做好了……


五色花饭的妙处,不仅在吃的美味,更在于那制作过程中的诗意:一湾碧水随着布依少女的欢笑声被染成了五彩的颜色……


•布朗族


布朗族主要聚居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受傣族的影响较大。


布朗族一般都要举行两次婚礼,头次简单,第二次隆重。


第一次婚礼是在定亲以后举行。这次婚礼之后,妻子仍住娘家,丈夫只是晚上才来住宿,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三年后就可以举行第二次婚礼。


第二次婚礼属正式婚礼。届时,新娘要在众多送亲人的陪同下来到男方家,在交验陪嫁的物品和财产后,村寨中的长老为新婚夫妇拴线,并致以吉祥的祝福。至此,布朗族的两次婚礼这才结束。





•景颇族


景颇族的传说和故事表明,景颇族最初生活在青藏高原南部,直到约600年前,他们才开始定居于此。


景颇族青年男女在相识和恋爱时,要先与对方“数家谱”。如果不是同姓和同氏族的人,才能考虑恋爱关系。


明媒正娶是景颇族青年男女结婚的主要仪式。新娘进院时,要举行过草桥仪式,以象征将来家业兴旺。当晚,全寨子的人都要来喝酒、吃饭,大家又唱又跳,往往要欢娱至第二天黎明。


•独龙族


独龙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西北部的独龙江边。长期以来,独龙族与怒、藏、傈僳等民族为邻,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辅以渔猎和采集为生。


聚居于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族,祖祖辈辈沿袭着古老的文面习俗。由于这一习俗,史书将他们称为“绣面部落”。





有关独龙族的文面,说法不一。一说是女子步入成人期的标志;一说是为了防范外族土司或头人的掳夺,以自毁面容的消极方式免遭劫难;一说是用文面来修饰美化自己,视文面为美。


但不论怎样,现在女子文面已逐渐减少,“绣面部落”将会真正成为历史。





想要看山看水看风景,云南是好的选择;

想要了解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云南必定也是最好的选择!



↓ ↓ ↓ 云南旅游哪里玩,西部印象云南旅游路线推荐↓ ↓ ↓ 


云南旅游线路大全,2019云南旅游热门路线推荐


活动咨询

关于线路疑问

可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客服微信






文章来源:  官方公众号 

上一篇:梅里雪山雨崩村,地球上最后一片室外桃源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提交 验证码:
阳光价格 同类产品,保证低价
阳光行程 品质护航,透明公开
阳光服务 专属客服,快速响应
救援保障 途中意外,保证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