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导航
首页  >  攻略  >  云南攻略  >  梅里雪山攻略  >  梅里雪山雨崩的历史与传说,以及宗教色彩

梅里雪山雨崩的历史与传说,以及宗教色彩

更新时间:2021-02-01 小编:is smoking pig 1 24938
有时候人很奇怪,原来并不熟悉的事情,一旦以某种方式呈现在眼前,便会立刻让人产生某种情怀,成为人生的一种情结与使命,不做不罢休!

  对于喜欢旅行的人来说,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计划了许多想去的地方,但却总是被生活中乱七八糟的事情拖累。

    但有时候,比没钱没时间更难过的是,当我们具备了一切条件,却发现曾经心之所向的地方早已今非昔比了,比如九寨,比如被烧光了半个村庄的雨崩


微信图片_20190122180919


    雨崩村位于云南梅里雪山东麓德钦县云岭乡境内,四面群山簇拥,地理环境独特,景色优美,民风淳朴。


在这里,有惊世震俗的自然地理。

 

    据地质专家们研究发现,早在200万年前(第四季更新世),由于印度大陆板块的持续碰撞、推挤,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强烈推覆、走滑,同青藏高原一起进入快速隆起阶段,最终形成了现代群山会聚、千姿百态的横断山脉高原地貌景观。


微信图片_20181228154216


    使中国梅里雪山与三江并流,成为一座展现地球历史演化重要阶段和重大事件的地质大观园,亚州乃至北半球生物资源的一座活宝库,它汇聚了众多具有罕见自然美学价值、名胜景观;包容了地质地貌的独特性、立体气候的典型性,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风光的神奇性,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组织和专家所关注和追寻自然痕迹、解注地球命脉运动的关键点。

 

微信图片_20181222124033


    德钦梅里雪山复杂的地质构带属于澜沧江断裂带北段,从滇藏交界的怒山山脉进入云南,大致沿梅里雪山——碧罗雪山山脉东坡延伸到云南保山瓦窑的澜沧江边,长约 300 公里。


    从德钦贡坡石棉矿的公路边,可见澜沧江断裂带的平行断裂痕迹,在佛山乡古水村见到有古堰塞湖堆积遗址。目前,大多数地质学家将澜沧江断裂带看作是曾宽达 1200 公里的澜沧江洋(特提斯海)消亡闭合的缝合线。


微信图片_20181221155809


    与梅里雪山一山之隔的金沙江断裂带(又称作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北段在德钦羊拉乡,奔子栏镇附近可见宽达 2— 3 公里的断裂挤压破碎带, 堆积有大量彩花的混杂岩、纹绿岩,那是地质构造变迁过程复杂性的说明,在德钦县白马雪山海拔4300 多米的滇藏公路垭口附近,还可以观察发现2-3 平方公里深海硅质岩、蛇绿混杂堆积和沉积混杂堆积层。

 

    正是因为这十分特殊的地理、气候、地貌条件,高度集中地反映了地球多姿多彩的生物系统类型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微信图片_20181213174915


    梅里雪山群有 20 多座终年积雪的雪峰,海拔6000 米以上的就有 6 座,冰川地貌广泛发育,最著名的有明永冰川、斯农冰川、纽巴冰川。

    明永冰川是截止目前我国发现的海拔最低的冰川,长约 800 米,厚度约 30 多米,其冰舌一直延伸到海拔 2600 米的森林地带。

    也还是我国运动最快的冰川,在现代冰川学史上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成为世界级高品位自然景观,是科考旅游和探险旅游的极佳场所。

 

微信图片_20181213174839


    在卡瓦格博神山南侧的杰瓦仁安峰下,是藏民朝山巡礼必去的雨崩神瀑。

    神瀑从百丈高的悬崖峭壁上飞泻而下,如银河狂泻,巨练舞空。雨崩神瀑景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春夏冰雪消融,瀑布水流增大,落下地面溅珠飞玉,阳光照射霞霓升腾,游人穿瀑布而过能见彩虹绕身。秋冬时节,水流变小,有时凌空掷地,有时贴壁而泻,变幻万千,远观如素帛飘飞,近看似明珠泻落。


微信图片_20190121182216


    站在神瀑下,但见神女峰下冰谷纵横,泉瀑奔涌,百川挂壁。若有雪崩出现,则冰雪翻腾,漫天彩霞飘荡,散落万朵银花,轰隆之声震山撼谷,经久不息。朝圣者视神瀑水为胜乐金刚赐给人类的甘露,争相沐浴、饮用,并盛入瓶中带回家祭供。


    梅里雪山下大峡谷之中,隐藏着一个“月亮湾峡谷”奇景,只见雪山脚下 8 座陡高的石崖,形如犬牙交错,夹持浩荡急涌的澜沧江钻入九曲八弯的深谷涧,形成极其罕见的江水连续拐八道弯的自然恢弘壮景,夏秋两季江水暴涨,咆哮着自山涧急流狂奔,至冬春季节,蓝色江水如画静流;每逢月夜两岸雪峰伫立、月光照在峡谷中似幽蓝的银带,成为梦幻般美景。因此,又有“蓝月山谷”美誉。


    除了这些,还有碧绿如翡翠的冰湖,还有陡山峻岭、悬崖深涧并存的尼龙大峡谷,还有地势开阔,美景尽收眼底的笑农大本营……

 

这里有神秘秘测的山水文化


    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高原古代人类文明,培育出藏民族超凡脱俗的信仰文化。


    迎风浩荡的经幡,旋转的法轮、往复循环的嘛呢珠子,不绝于耳的六字真言,桑烟中绛红色的寺院,形成雪域高原特殊的神秘风景——人与自然、山与神灵合一的山水文化。

 

微信图片_20190226115520


    探寻梅里雪山山水文化,自然要追溯到藏民族古代的原始信仰。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们以其生存的地理环境来度量观念中的神秘世界,反映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原始宗教产生直接影响。


    由于受时间和空间以及宗教派系因素的影响,藏地各种史书和民间传说中的神山记载不尽相同,反映出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文化传统的特征。


微信图片_20190226115525


    据《杂日伏藏文》记载:佛教二十四大圣地前八位分别为:一、汉地五台山;二、印度金刚座;三、雪山岗底斯;四、杂日山;五、布达拉(普陀洛或普陀);六、汉地峨眉山;七、尼泊尔与西藏交界处长寿五姊妹;八、“喀瓦嘎波”(德钦卡瓦格博峰)。


    神山被当地人公认的赋有精神和信仰文化意义的自然地域,因为它把自然系统与人类信仰文化融合到一起,对自然景观赋于一个特定的含义。


微信图片_20190226115528


    在古藏民的视野和意识里,神山和人一样,有骨骼、血脉、毛发和皮肤,也有喜怒哀乐这样的体质和丰富的情感;同时,神山中有许多“外人类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类用肉眼看不到它们,它们和世间其它生命一样,有轮回的因果之链与人类相互联系,形成人与神山生命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的亲密关系。


    因此,藏区总是在俗定的日子里焚香祭祀神山,与神山交流感应,启发人与其它生灵间心灵觉悟,调整人们对其它生灵的态度。

 

微信图片_20190226115531


    德钦卡瓦格博为藏区八大神山的说法早已有之,当地藏民中久经流传的祭祀颂词说“四洲赡洲最殊胜,有景二十四圣地,南部门地卡瓦绒,位于滇藏交界处,圣地卡瓦格博山,本地厄旺法源宫”。

    民国时期《云南德钦设治局社会调查报告》称:“此雪山名震康藏,为西藏八大胜山之一,每到冬季,康藏善男信女来朝雪山者极多。藏俗不朝雪山者,死后无人抬埋”。

    卡瓦格博神山地处藏区边缘地带,但它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传播如此广泛久远,除重要宗教因素,还与藏区历史上两次事件密切相关。


微信图片_20190226115534


    据史料记载: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蕃王朝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藏区征集 10 万部落军队,部署在德钦的金沙江、澜沧江沿线。

    吐蕃赞普都松芒布(公元 669— 704 年)亲自坐阵神川都督府,指挥占领滇西北南诏国大片土地。当时部落军队中盛行苯教祭祀活动,他们将卡瓦格博神山尊奉为“祖魂山”、“战神”,将神山文化推崇、渲染至极点。

    这场战争持续到吐蕃王朝崩溃才结束,先后经历了 162 年(公元 680— 842 年),经由几代各地部落士兵征战的历史,自然把卡瓦格博神山文化传向了各地藏区。


微信图片_20190226115539


    另在明正德四年(1509 年)丽江木氏土司借助澜沧江、金沙江通道,向西北藏区扩张,攻占了德钦等滇川藏交界处大片区域,这场争夺战争先后持续了 169 年。

    上述两个真实历史事件,在世界著名史诗《格萨尔王·加岭传奇》、《格萨尔王·姜岭大战》中分别记叙传流。

    史诗将德钦卡瓦格博神山的故事传遍天下,使卡瓦格博圣地的传说深入民心,成为藏民世代传承的民俗传统文化活动。

 

雪山承载的宗教印象


    据考古专家对德钦梅里雪山下永芝、石底、纳古三个村落石棺墓遗址考古发掘,发现早在 2700 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了苯教“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崇拜遗迹。


    《康区·雪山圣地卡瓦格博指南—— 仙人授记之太阳》记载:“顺应释迦牟尼授记观世音菩萨成为雪域藏地生灵佑主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施政藏地时都为此处进行加持;绿度母化身的文成公主前往拉萨时途经此圣地,在圣地北段筑塑“察瓦比妥”石像和“炯隆”崖隘石像。


微信图片_20190226115542


    此后被誉为二世佛陀的莲花生大师,著名译师白若杂纳、空行母益西措嘉、莲师的身语意得意众弟子、印度八大上师,印度八十二成就者、藏地二十五王众以及历代无数印度和藏地的大学者、大成就者、圣贤大德次第莅临卡瓦格博神山,对这一殊胜圣地进行加持。

    第七世班禅额尔德尼·丹巴民玛大师,虽然没能亲临卡瓦格博圣地,他撰写的《焚香祭祀仪轨成就集·卡瓦格博焚香祭文》中,用专门的篇幅记述卡瓦格博圣地的功德及祭祀仪式,赞颂卡瓦格博是“自具特色胜乐金刚宫,南瞻部州有名的大圣地”。

    莲花生大师驻藏五十五年零六个月,期间亲自造访 了纳日的二十座雪山,卫藏、后藏的二十一处修行圣地,多康的二十五处圣地,三处秘密峡谷的其它 许多地方,都经过莲花生的加持而成为修行圣地。

    如今,人们在内、外转经路上 可以朝觐莲花生大师修行遗迹,雨崩神瀑下方莲花生立体石崖像,莲花生修行岩洞;明永冰川一侧崖壁下的莲花生秘咒水,上部一侧的莲花寺,外转经路途中也有莲花生修行崖洞,以及插在岩路旁的手杖及金刚橛。

    另据《西藏苯教源流》记载,被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派往印度学习的白若杂纳虔心钻研佛法秘宗,得到印度佛学先贤真传,成为名扬中外的大成就者。


微信图片_20190226115545


    学成归来后主持佛学经典翻译,后来因遭受苯教保守派大臣诬陷迫害,被逼流放到滇藏交界的察瓦岗地区,他在“喀瓦尕波”朝圣修行期间,用神通秘法留下了修行遗迹和一批密宗伏藏,在雨崩神瀑的岩壁上方人们可以看到白若杂纳修行洞窟,在外转经路上见到白若杂纳圣泉及伏藏宝匣山崖。

 

微信图片_20190226115547


    公元 11 世纪中叶以来,藏传佛教各教派次第形成,宁玛派、噶玛嘎举派、格鲁派,以及萨迦派的高僧都把卡瓦格博尊奉为修行和朝觐圣地。

雨崩徒步的最佳时间、徒步雨崩攻略、雨崩徒步、徒步雨崩、雨崩徒步攻略、雨崩村徒步、丽江徒步雨崩、徒步雨崩装备、徒步雨崩需要准备什么、雨崩徒步季节、雨崩徒步几天、徒步雨崩的费用、西部印象

    康熙十五年,五世达赖亲自为德钦寺赐名为“噶丹·德钦林”,意为“吉祥如意宝地寺”;赐名红坡寺为“噶丹·羊八井林”,意为“佛法兴盛地寺”;为东竹林寺赐名“噶丹·东竹林寺”,意为“诸事成就寺”。

 

微信图片_20190226115552


    从德钦县雾浓顶村祭祀台远眺梅里雪山,群峰在宝石般洁净的碧空里整齐排列, 与南段的碧罗雪山连成一线绵延数百里,如同一道硕大无比的银色屏风,横亘天际。

    澜沧江、怒江从梅里雪山群峰从两侧奔流,卡瓦格博型如金字塔银光闪耀,雄居群峰中央,塔尖直刺苍穹;美丽白净、晶莹灿烂如同观世音身色征众生皈依佛法,四周雪山环绕,象征此圣地为莲花生空行的隐密圣地,形似各类珍宝堆积象征在此圣地修行者能成就。

    徒步雨崩,那里有不为人知的演化之美,有穿越千年的山水文化,有令人神往的雪山,还有亘古流传的藏族民俗……

    那些我们旅途中看到的或壮丽或优美或苍凉的风景,遇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徒步者,听到的我们平日里听不到的故事,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内心深处带来一丝思考,让我们洗去烦忧、重新认识自己,生活中原来还有那么多那么多如此美好的事物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去体验......

雨崩徒步的最佳时间、徒步雨崩攻略、雨崩徒步、徒步雨崩、雨崩徒步攻略、雨崩村徒步、丽江徒步雨崩、徒步雨崩装备、徒步雨崩需要准备什么、雨崩徒步季节、雨崩徒步几天、徒步雨崩的费用、西部印象


    雨崩,它满足你对一趟旅行的所有期待!


↓ ↓ ↓ ↓ 西部印象梅里雪山徒步登山游线路推荐↓ ↓ ↓ ↓ 


    梅里雪山徒步登山线路推荐,四日游,六日游,十日游


活动咨询

关于线路疑问

可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客服微信


雨崩徒步的最佳时间、徒步雨崩攻略、雨崩徒步、徒步雨崩、雨崩徒步攻略、雨崩村徒步、丽江徒步雨崩、徒步雨崩装备、徒步雨崩需要准备什么、雨崩徒步季节、雨崩徒步几天、徒步雨崩的费用、西部印象


文章来源:  原创 

上一篇:除西藏林芝桃花节外,其他小众所知的多而美丽的桃花 下一篇:
  • 匿名

    神圣的雨崩,神圣的宗教。

    2019-03-01回复

发表评论

提交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