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也是源于今早上偶然又看到了去年十月份那场发生在大峰的山难的新闻。
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去年一则在大峰攀登时发生的意外事件,“据四川省登山协会消息,今晨,一名登山者在四姑娘大峰垭口附近发生滑坠,登山者朝长坪沟方向坠落遇难。”
消息一出,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是那个四姑娘山中最没有难度的大峰吗?
有网友说,在大峰出事的概率就像小时候听到新闻里面讲的几个驴友去黄山玩失踪了概率差不多。
大家似乎都无法理解如何能在大峰这样的山峰上遇难。
但其实每一座雪山,无论高度如何,在自然外力的影响下,它的难度都会随着天气而发生变化,不能因为这种“穿拖鞋都能登顶”的毫无依据的印象,而放弃对雪山的尊重。
这也是我今天想说的,登山,首先你要敬畏这座山。
何为敬畏?敬畏就是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到人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大自然抗衡,充满敬意也要饱有畏惧之心。
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自认为与众不同,造成的后果便是极为愚蠢的。
就如之前写过的关于哈巴雪山的文章一样,或许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雪山梦,每个有梦想的人心中,都会有一座雪山。
但登上雪山的意义不仅仅只在于站在雪山之巅那种冲破规则的自由感和骄傲感,不能只为满足自我的好奇心和胜负欲而去攀登。
登山更在于真正地用身心与自然相融。而只有“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充足的准备,合理地评估自身,把风险降到最低才能认真地感知攀登雪山这场永生难忘的过程。
四姑娘山的大峰虽然登山难度非常低,但只有真正的敬畏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雪山固然是美丽而又危险的。但攀登本身就是一场极具挑战又危险的户外运动。
除开被明令禁止攀登或是未开放的雪山,只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掌握登山的基本常识,雪山都不会拒绝你。
大峰虽是入门级雪山,也没有逃离“山难”的遗憾,但是雪山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因为它本身就有着极好的登山条件。
大峰有着良好的接触性,无需跨越冰川,无技术攀登路段,翻越两个雪坡向上便是顶峰,难度最低,且7-11月也是最佳的攀登季。
而由四姑娘山镇到海子沟至大峰峰顶,全程大约只有18公里,上升的绝对高度也只在2000米以内。
选择专业的团队有靠谱的后勤保障和协作帮扶,在3日内就可以完成大峰攀登。
不能因为一次极小的山难几率而认为入门级的大峰都不能去了。
它依然是人们心中的“东方阿尔卑斯”,依然有着集雪山、奇石、草甸、森林、高山湖泊于一身的壮美景色。
它依然有翻卷的云海与浩瀚的星辰,有苍劲巍峨又温和可亲的绝美容颜,依然在用着纯白之雪洗涤着尘世的欲望和怨念。
大姑娘山不似二峰(5276米)的尖峭狭窄,不似三峰(5355米)的连绵,更不似幺妹峰(6250米)的危险凌厉。
站在猫鼻梁看四姑娘山的大峰,雪白的山峰参差不齐,淡淡的云彩如丝绸一般把画面分为两半,一半在山上,一半在人间。
它雪线之下,遍布高山草甸,芳草萋萋,花海烂漫。成群结对悠闲散步的牛羊,远处悠扬牧笛的歌声,蓝天白云下绵延起伏白雪皑皑的雪山,深秋里五彩斑斓的森林......没有一处风景不在迎接着你的到访。
或许是想一睹雪山之巅的浩海与壮阔,或许是为了追求精神的满足,又或许是想体验那种向死而生的致命感,但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四姑娘山都在用极致的美诱惑着户外人的前往。
而面对登山,意大利登山皇帝莱茵霍尔德·梅斯纳尔这样说道:
“一个人应该在高山上,在峭壁上,在危险里成长。登山的原动力不应该是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而当是一种自我表白的愿望。
......
对我来说,登山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攀登是自由的,是超越所有规则的自由,是探险的自由,是体验新鲜事物的自由,是洞察人性的自由......对我而言,在攀登过程中想象力比肌肉和铤而走险更为重要。”
所以你如果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入门级的大峰又有何可拒?
文章来源: 原创 https://mp.weixin.qq.com/s/pWBkIOkGz52HKfbx975g8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