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

疫情后,我选择这里作为第一个旅行目的地

小西 2021.01.14 14:09 1367 0

你好梅里




01 起源 


“冰清玉洁的神山,值得人类敬畏”,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05年将梅里雪山评选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时,学者对这座名山的评述。梅里雪山地处滇、藏、川三省的交界处,在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


但是梅里雪山却不是一座山峰的名字,它是由海拔674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和一系列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共同组成,也称作“太子十三峰”。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420

其实对梅里雪山的研究与探险起源于19世纪,甚至更早。据记载,一位名叫泽切尼仁觉的匈牙利人于1879年著书,书中详尽描述了梅里雪山的地理地貌。较为著名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探险家洛克在美国《国家地理》上称卡瓦格博是“世界上最美的山”。而真正让梅里雪山进入大众视野中的则是1991年一场著名的山难。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438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的高耸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旅游者和登山者。1902年至今,人类十多次攀登卡瓦格博峰,都以失败而告终。许多专业的登山者全副武装高昂着头而来,下山时无不低垂着头默默离去,而最后的登山者们,却再也没有下来。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445


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17名队员对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发起了冲击,他们从三号营地出发冲顶,上升至海拔6400米时天气突然变得恶劣只好下撤准备第二天继续冲顶。然而当晚队员与大本营进行过最后一次语音联系后,在海拔5000多米处遭遇大规模雪崩,所有队员全部遇难,长眠在了卡瓦格博。卡瓦格博成了人类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难的发生地,由于这场举世闻名的山难,梅里雪山逐渐被世人知晓。


02 转山


对于藏民而言,山是链接各个层次、世界的中介,有着“一山一神灵”的说法。早在吐藩王朝,根据吐蕃时代的文献记载,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排名第19位的神山,传说卡瓦格博本是一座妖山,在公元8世纪中叶莲花山大师历经八大劫难,驱除各般苦痛,最终降服了卡瓦格博煞神,就此卡瓦格博皈依佛教,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麾下一员剽悍的神将,成为为胜乐宝轮圣山极乐世界的象征,卡瓦格博由此成为苯教和藏传佛教所共同推崇的神山。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451


而后梅里雪山成为藏传佛教文化中“八大神山”之首的神山,在藏地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地的藏族人民为它命名,赋予它神性,又与它世世代代保持着血肉联系。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藏民们不远万里,来到梅里转山,以表达他们对神山的崇敬。


1991年那场山难之后,梅里雪山被政府禁止永久攀登。于是越来越多的雪山爱好者也逐渐踏上转山的道路,他们并非宗教信仰者,只为了更全面地欣赏梅里雪山的壮观。梅里雪山徒步朝圣一般是内转和外转,而作为入门级的梅里雪山内转-雨崩村徒步路线,则逐渐成为世界各地驴友趋之若鹜的经典户外路线。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430



你好雨崩



01  世外桃源


雨崩村是梅里雪山脚下的一个藏族原始小村落。传说,雨崩在很久以前并不被外界所知,后来,有一个老人常到澜沧江边的西当村借粮,西当村的人谁也不知道老人从哪来,便有人跟踪他,可总是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当老人再来借粮时,西当村人说"这次不借给你青稞,也不借麦子,借给你小米。"他们在帮老人将口袋扛上肩时,趁机在口袋上扎了一个洞。小米一路流着,村民们紧跟着找到一块巨石下,小米没有了。他们奇怪极了,众人掀开巨石,却发现下面有个村子,雨崩这才被外界发现。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506


故事真假虽值得考究一番,但雨崩的隐秘却是真实的。雨崩村是一个原始的藏族小村落,位于梅里雪山的念慈母峰下五子峰脚下,19年通公路以前,只有一条原始的人马驿道可以进入,是真正的与世隔绝。因此有人说这里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有国内外专家们则认为,这里是香格里拉的缩影。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546


02 孤独的秘境


雨崩村分上下村,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雨崩上村依山而建,村子背后便是梅里雪山,村落在神女峰下显得异常安静而祥和。而雨崩也成为梅里雪山神女峰和五冠峰的最佳观赏地点。云雾散开,雪山的面纱逐渐被掀开。


雨崩人维持了几百年来的农耕畜牧的传统生活方式。木质结构的平房,用山石搭建庭院的围栏,悠然行走于土石路上的牛羊与骡马,无不显示着这个村落的与世隔绝和宁静安详。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540


而雨崩村附近的冰湖,神瀑更是值得一览。雨崩冰湖海拔高度约为3800米,也是我们在雨崩村到达的最高点,沿着营地边得小溪逆流而上,翻过一座有瀑布的大岩石后,一个不大的高山冰湖出现在我们面前。


它碧绿得像翡翠,圣洁而宁静,不容不惊呼感叹。冰湖是典型的冰渍湖,是由冰川运动侵蚀地表而形成的,巨大的冰川和积雪会不断从绝壁上跌落到冰湖中,从而不断补充了湖水;另一些冰川则蔓延到湖边,很是壮观。如果厌倦了城市的车水马龙,来到冰湖静静坐在湖边,仰望着蓝天、雪山和冰川,渴时喝上一口纯净的湖水,内心平和而又惬意。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526


雨崩神瀑则更靠近雨崩下村。藏族人以到雨崩神瀑下沐浴作为一种洁净心灵的修炼。雨崩神瀑景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夏冰雪消融,瀑布水流增大,落入地面,溅沫飞扬,雨季瀑布较为壮观,平时只是山上垂下如哈达般千丝万缕的水线。


据说雨崩瀑布是卡瓦格博尊神从上天取回的圣水,能占卜人的命运,还能消灾免难,赐恩众生。阳光斜射升腾,游人穿瀑而过能见彩虹绕身。秋冬时节,水流变小,山风过处,有时凌空掷地,有时贴壁泻下,变幻万千,远观如素帛飘飞,近看似明珠垂落。


微信图片_20190826151043


如今的雨崩,相比从前,更像是拥有烟火气息比较接地气的雨崩。随着公路的畅通以后,这两年雨崩逐渐被更多的人知晓,但依然是小众目的地。而来去雨崩的必经之处则是香格里拉,这是探寻整个滇藏地区的神经中枢,是一个渲染着各种奇幻与浮华的地方。


QQ截图20190629142156


而“香格里拉”这四个字如今并不仅仅代表着一个地方,它更像是一种向往,一种信仰,一处秘境的象征。人们都希望从这个"香格里拉"出发,去往充满未知、满是心中期待的另一个“香格里拉”,那里充满诗意和梦幻、被雪山峡谷森林环绕,牛羊成群,还有你我内心一直追寻的平静。


微信图片_20190905174916

03 动植物大观园



约6000万年前,由于印度大陆板块的持续碰撞、推挤,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强烈推覆、走滑,同青藏高原一起进入快速隆起阶段,最终形成了现代群山会聚,千姿百态的横断山脉高原地貌景观。


微信图片_20190826151314


由于横断山脉特别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生物逐渐进化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并且保存了太多未被破坏的自然景观。以云南三江并流区域为例,在这个占国土面积不到4%的地方,却拥有全国20%以上高等植物和25%以上动物种数。在三江又分了很多区域出来,例如老窝山区、老君山区、高黎贡山区等,各有各的特色。有典型美丽的丹霞地貌,也有高原湖泊、高原草甸,其中著名的梅里雪山区,更是值得一提因为它就是“三江并流”的中心。


20世纪初,国外采集者使之名扬世界,让世界各地学者认识到梅里雪山是世界观赏园艺植物的“大本营”。英国植物采集者G.Forrest和F.k.ward都曾多次到过这里,采走了大量的名花种苗到英国栽培。


情侣



梅里雪山植物种类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有限的区域内,这里显现出多个由热带向北寒带过渡的植物分布带。海拔4600~6740米无植被或仅有少量的高山垫状植被生长,海拔4200~4600米生长荒草、景天、地衣、山葱、马先蒿、凤毛菊、点地梅等,海拔3100~4400米由云杉、冷杉、铁杉、落叶松、高山松及杜鹃、箭竹、栎、红桦等组成。


QQ截图20190715170249

而我们在雨崩徒步的海拔2500/2800米~至3100米则由丽江云杉、华山松、澜沧黄杉、云南铁杉和红豆杉等针叶树和阔叶树组成;海拔2000~2500米(或2800米)由于受焚风效应影响为干旱景象,白仙人掌、古柏树林生长,最大的古松树直径可达2米以上。
观赏园艺植物在这里也分布集中。杜鹃、报春、龙胆、马先蒿、绿绒蒿等世界著名的高山花卉及蔷薇、小梨、山梅花、绣球、鸢尾、天南星、百合、兰花……还有一些奇异的高山植物如紫堇、雪灵芝、雪莲、雪兔子、绵参等种类。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650



由于独特的低纬度冰川雪山、错综复杂的高原地形、四季不分明而干湿明显的高原季风气候,使梅里雪山更是成为野生动物生活的天堂。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云豹、羚牛,有二级保护动物黑熊、小熊猫、猞狸、黑麝、大灵猫、小灵猫。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702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709


还有珍稀的白尾稍虹雉和雉鹑,以及凤头鹰、红隼、血雉等113种鸟儿,因此梅里雪山景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715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721

微信图片_20210114132730


你说,这样的梅里,这样的雨崩。疫情后难道不是你的首个目的地选择吗?


活动咨询


客服:小二
声柔声轻、耐心细心
微信:16521652777
微信图片_20210114133943
西部印象官方公众号
qrcode_for_gh_20c614284cdb_430



相关线路推荐

其他文章

0
收藏